中国为乌干达技能发展做出贡献

在乌干达经营的中国企业一直在向当地员工传授工作技能,当地员工通过竞赛展示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乌干达政府也感谢中国企业投资培养当地员工,许多乌干达人在这里实现了职业梦想。

新华社坎帕拉8月21日电 在中国企业工作的乌干达员工渴望在一年一度的全国技能大赛中展示自己的技能。

周二举行的比赛分为四个类别,即焊接、木工、电气和捆绑。

在竞争之外,中国和在乌干达的中资企业正在努力培养年轻人技能,以加快东非国家的经济增长。

专家表示,乌干达正处于发展阶段,这意味着它必须拥有充足的熟练劳动力来推动其发展。

圣梅克油气培训学院培训负责人龚志武周一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经济要发展,必须有产业发展。他指出,要实现工业发展,必须有技术人员,乌干达需要弥补这一差距。

据政府称,对技术人员的最大需求将是该国开始商业化石油生产时。根据政府预测,该国预计到 2023 年将开始生产超过 16 亿桶石油。

能源和矿产开发部的数据显示,随着炼油厂和原油管道建设的启动,该行业将创造超过161,000个就业岗位。

虽说是千里之行,但乌干达在中国的帮助下迈出了第一步。

“提高技能对于实现乌干达国家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我们现在在学校获得的技能每五年就会过期,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技能、重新培训和提高技能。”性别、劳工和社会发展部长贾纳特·穆克瓦亚 (Janat Mukwaya) 在竞赛仪式上表示。

穆克瓦亚在劳工部助理专员伯纳德·阿穆里亚特为她宣读的讲话中感谢中国企业投资于当地员工的人才培训,许多乌干达人在这里实现了职业梦想。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郑竹强表示,所获得的技能将受用一生,对于改善社区至关重要。他表示,中国企业正在培养更多本土人才。

工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中方已经并将继续共同推动乌干达工业发展。产业促进是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项重大举措中的第一项。”郑说。

“我们鼓励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融入当地社区,实现业务运营本地化,”他补充道。

乔治·威廉·巴克瓦塔纳(George William Bakwatana),26岁,是中国技能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在获得 3G 国际焊接证书后,Bakwatana 受聘于 Sunmaker 石油和天然气研究所。

Scroll to Top